祁连概况 领导风采 政务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按公文种类分类 > 县政府文件
关于上报《祁连县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的报告
来源:    时间:2021年01月08日    

  祁连县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今年来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盯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强化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绝对领导,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执法权力监督,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全面推进法治祁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坚持党对依法治县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构建职责明晰的领导体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依法治县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创新党委“五个主体责任”和“四项重大任务”推进落实机制,明确党委(党组)法治建设的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构建了县委书记、乡镇党委(部门党组)书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三级”书记抓法治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县委常委会定期研究、乡镇部门固定研究和村“两委”经常研究的工作机制,形成“一把手”主导落实“第一责任”的工作格局,以“关键少数”带动“最大多数”。二是明确了各负其责的工作职责。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下设执法协调小组、司法协调小组、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等工作组,职能由县委政法委及时调整至县司法局,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牵头抓总的作用和各工作的工作职责。制定印发了《祁连县2020年依法治县工作要点》《祁连县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任务台账》,划清责任田、明确时间表、制定作战图做到责任人明确、重点任务明确、时间表明确,实现年初有目标、年中有督查、年底有考核、全年有台账,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见效。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从制度建设、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组织保障等方面对全县依法行政工作进行考评、监督。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全面关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实情况。三是强化了激励约束的工作保障。全面实行落实主体责任倒查制度,把法治建设纳入县委督查督办和县委巡查整改的重要内容,并作为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一项指标,督促法治建设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建立健全法制工作督查意见反馈、整改落实有机统一的督查工作机制和联合督查工作机制,敢于问责、严肃问责、常态问责,确保责任不落空,通过责任倒查和严格问责倒逼,促进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四是营造了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构建“线上线上”齐发力的宣传教育矩阵,线下以“祁连山大讲堂”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为主阵地,乡镇党委、部门党组中心组、党党党支部集中学习会议等延伸地的宣传教育格局,把法治建设内容作为常设议题,常抓常新。线上构建了“法宣在线”、祁连新闻网、走进祁连、法治祁连及政法部门各微信公众号为拓展地的学习教育平台,同时,率先在全州开通了“法治祁连”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平台,提升宣传实效,全面提升了各级党组织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和依法治理能力。

(二)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建设法治政府。一是着力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落实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接、放、管”。对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50个单位的职权事项进行梳理,共梳理行政职权事项3229项,最终保留行政许可事项118项,取消调整5项,暂缓实施37项。全面开展窗口单位办事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制、首问责任制,努力精简办证审批程序,理顺转办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组建“一窗式”综合受理,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以“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提交,努力打造企业群众办事线下只进“一扇门”、线上只登“一张网”,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杜绝了企业、群众“两头跑”、多次跑等问题。今年县政府服务大厅共受理各类服务事项达9.72万件,办结率达99%。二是着眼政务公开提升政府公信力。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不公开要说明理由”的要求,坚持“谁主管、谁制作、谁实施、谁审查,谁公开”的原则,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实效,有效推动政府行政工作的规范化。市场监管等部门贯彻落实《青海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并基本完成监管全覆盖和长效机制建设。截至目前,今年县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信息26,依申请公开93条。三是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制定出台《祁连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祁连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办法》《祁连县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办法》等相关制度办法,完善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查报备制度和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前置程序,实行起草单位初审,法律顾问复审,最后提交县委常委会审议等“三审”制度,严把政治关、政策关、法律关,确保各项决策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四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管理。严格执行“三统一”制度(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和备案审查制度,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保证规范性文件合法合规。目前审核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4件(其中因不符合审查条件退回1件),报备规范性文件2件。五是全面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建立“组团式”法律服务制度,聘请青海竞帆律师事务所律师11名,担任县政府、各乡镇及政府各部门法律顾问,实行组团式服务,推动法律顾问工作向单兵作战向团体协作转变,全面参与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同协议审查、复杂疑难复议案件审查等工作,切实当好政府依法行政的“智囊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护航者”,解决好“政府守法”问题。2019年以来,政府法律顾问团共审查合同及文书8件,制作文书6件,出具法律意见书12件。

(三)严格规范执法,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一是善做善成,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地生根。制定下发《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在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积极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和监督行政执法机关有效履行职责,念好行政执法“紧箍咒”。二是加强培训,行政执法队伍优化壮大。严格落实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的工作要求,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清理、换证、培训等工作,全县57个行政执法单位353名行政执法人员均经培训持证上岗。三是案卷评查,行政执法质量不断提高。通过自评自查和随机抽查的形式对全县各行政执法单位在具体行政行为中形成并已办结的案卷或资料进行评查,确保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质量和水平。组织全县各行政执法单位参与州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经评查,我县共上报了129件行政执法案件卷宗。在本次案卷评查中,我县行政执法案卷优秀率为全州最高,为67%。同时开展重点领域权责清单调整更新,全县共完成3028条权责清单的修改完善工作。(其中行政许可114项,行政处罚2412项,行政强制116项,行政征收5项,行政收费19项,行政给付9项,行政裁决3项,行政确认18项,行政奖励11项,行政检查103项,行政监督66项,其他行政权力152项)。四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快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城市管理、农牧水利、自然资源、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大领域综合执法改革,积极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压减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推进行政执法向基层延伸和下沉。

(四)着力法治需求,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是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定分止争功能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严把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审查、结案关,努力把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过程中,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2019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件,2020年我县没有行政复议案件。二是切实做好行政应诉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切实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树立行政机关遵法守法的良好形象,2020年共办理行政应诉案件3件(其中审结2件,正在办理1件)三是构建预防与依法化解纠纷机制。探索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祁连模式,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强“诉调对接”和“公调对接”,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探索培育“867”调解室,“四小”调解室、多元解纷一站式服务中心诉前调解室等本土调解品牌,做到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期预警、前端处置。今年,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552件,成功调处541件。

(五)聚焦依法治理,基层治理创新亮点纷呈。一是正面引导,着力打造法治宣传“主阵地”。严格落实“双普法”工作责任制,认真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扎实做好“七五”普法终期评估验收,建立完善部门尽责普法、媒体公益普法、社会共同普法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报、网、端、微、屏”的作用,初步构建了社会大普法工作格局。截至目前,今年共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562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发放实物宣传品6000余份,受众人数达30000余人。二是拓展领域,着力建设法律服务“新高地”。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开展以“律师+公证员+司法所+法律服务人员”捆绑式定点服务为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季度巡回活动,同时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中的作用。以“指尖上服务”和“菜单式”“订单式”法律咨询,建立了“应援尽援”的法律援助机制,建成了“全时空、全业务”,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法律援助中心共解答法律咨询29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8件(刑事11件,民事107件),挽回经济损失200万元,节省代理费535000元;公证处共办理公证事项253件,为群众节省公证费用共61800元。三是探索创新,着力构建社会治理“策源地”。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综治中心建设为枢纽,推动农牧区依法治理提档升级。选派50名党员政法民警到村社任职法治副书记,为农牧区法治建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创新推行“大党委”“三长制”,建立综合执法服务队,做到执法力量前倾、下沉,为依法治理提供坚强保障。培育“法律明白人”为各村社“百姓议事说事点”主动提供精准法治服务,厚植“法治基因”,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是法律专业人才缺乏,少数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够,对依法限权不适应,不善用法律手段应对新形势、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较弱,执法手段简单生硬,执法观念错位,服务意识淡薄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不强。二是各乡镇、各部门的法治建设都体现在“干部抓、抓干部”,在动员全民参与方面措施单一,群众参与度不高、满意度不高。三是机构改革后,政府法制办和依法治县工作职能转交到县司法局,但工作人员没有划转,缺乏专业人才,主要依靠法律顾问开展工作,部分工作推进有欠缺。

下一步,我们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找准当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着力点,明确下一阶段奋斗目标。一是全面组织推进。全面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积极组织开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展情况专题调研、督办检查,强化督促检查工作责任追究,明确问责范围和依据,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到位,回应初衷。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加快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执法层次,整合行政执法队伍,提高综合行政执法效率;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纪律和能力建设,改进队伍纪律作风,提升队伍整体执法能力;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强化监督落实。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监督纠错作用,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切实提高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审查率,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不断完善规范性文件审查发布机制和到期退出机制。